颌面部神经疾病 一、单元脉络梳理 1.三叉神经痛 (1)病因、临床体现及诊疗 (2)治疗原则 2.周边性面神经麻痹 (1)病因、临床体现及诊疗 (2)治疗原则 3.舌咽神经痛 (1)病因、临床体现及诊疗 (2)治疗原则 二、知识内容细讲 三叉神经痛 概述 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激烈疼痛,历时数秒 至数分 钟 ,间歇期无症状。 疼痛可由于口腔或颜面的任何刺激引发。 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 分类 两种: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 无神经系统体征,并且应用多个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者。 继发性(症状性) 其它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 病因 尚不明确,认识也不一致, 重要学说:中枢病变学说和周边病变。 病理体现 三叉神经痛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意见不一。 现在已公认脱髓鞘变化是引发三叉神经痛的重要病理变化。 临床体现 重要体现是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激烈的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所引发。 “扳机点”: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黏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刻引发疼痛发作。 疼痛先从“扳机点”开始,然后快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扳机点”可能是一种,但也可能为两个以上,患者不敢触碰。 疼痛: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 特殊动作 发作时:颜面表情肌的痉挛性抽搐,口角被牵向患侧。还可出现痛区潮红,结合膜充血,或流泪、出汗流唾液以及患侧鼻腔黏液增多等症状,称为痛性抽搐。 发作多在白天,每次发作时间普通持续数秒、数十秒或 1~2 分钟后又骤然停止。两次发作之间称间歇期,无任何疼痛症状。 患者疼痛发作时,用力揉搓面部皮肤,可发生皮肤粗糙、增厚、色素从容、脱发、脱眉,有时甚至引发局部擦伤并继发感染。 在患者中疼痛牵涉到牙时,常疑为牙痛而坚持规定拔牙,故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都有拔牙史。 诊疗及鉴别诊疗 明确罹患的分支,首先要寻找“扳机点” 眼支:眶上孔、上眼睑、眉、前额及颞部。 上颌支:眶下孔、下眼睑、鼻唇沟、鼻翼、上唇、鼻孔下方或口角区、上颌结节或腭大孔。 下颌支:颏孔、下唇、口角区、耳屏部、颊黏膜、颊脂垫尖、舌颌沟,并须观察在开闭口及舌运动时有无疼痛的发作。 各“扳机点”痛阈高低不同,检查时的刺激强度也应由轻至重作适宜的变化。 (1)拂诊:以棉签或示指轻拂可疑之“扳机点”。 (2)触诊:用示指触摸“扳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