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化的含义及办法: 所谓量化就是首先明确治疗预达成的目的(指标),再给治疗制订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和一种精确、恒定的用药量,最后达成治疗指标。具体地说,药品量化应用的剂量,普通要以 μg/(kg·min)来计算。要达成这样的精确量,以传统静脉点滴是很难实现的。普通需要应用微量输液泵进行药品的输注,能够根据临床的需要选用微量滴注泵和微量推注泵,对心血管药品而言,最佳选用微量推注泵。微量推注泵的精确度普通是0.1~99.9ml/h,所用注射器普通是 50ml。那么,当你决定了病人需用药品的量化数[即 μg/(kg·min)]后,应当如何计算每小时应输注的毫升数呢?首先要懂得患者每小时需要的药品剂量应是:Kg 体重×量化量[μg/(kg·min)]×60min,另外要明白 50ml 注射器溶有多少药品,即懂得每毫升液体含有多少微克的药品。这样,用患者每小时需要的药品剂量除以每毫升液体含有的微克数,就得到每小时需要推注的毫升数。即:ml 数/h =[Kg 体重×60min×量化量[μg/(kg·min)]]/μg 数/ml 这样的计算很容易理解,但如每次在 50ml注射器加的药品量不同,所得到的推注速率(ml/h)也不同,即不同的药品、不同的稀释配制办法,算出的推注速率(ml/h)就不同。这样药品推注没有一种较为固定、统一的模式,会给临床工作带来麻烦。如何才干做到使量化药品有一种较固定的推注模式呢?如果使药品的量化数与推注速率相等,即多少 μg/(kg·min)就等于多少 ml/h,那么药品量化与推注速率就较为固定、统一了。从上面的公式看: 要使 ml/h=量化量[μg/(kg·min)],只要使 Kg 体重×60=μg 数/ml 即可。也就是说,只要掌握好在 50ml 应溶解多少药品(药品总量)即可。即: Kg 体重×60=药品总量(μg)/50ml,因此 药品总量(μg)=Kg 体重×60×50=Kg 体重×3000 药品总量(mg) =Kg 体重×3 现 在 明 白 了 , 只 要 将 kg×3 的 药 品 总 量 (mg) 稀 释 为 50ml, 则 μg/kg.min = ml/h 。 有了这样的精确量的基础,才干充足应用血管活性药品的量效关系,根据病情变化,精确调节用药量,得到抱负的治疗效果,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根据病人用药量的增减,理解判断病情变化。同时限制治疗时的液体量。 二、惯用的血管活性药品 (一)肾上腺素 :儿茶酚胺类药。是一种由肾上腺髓质产生的强效拟交感神经物质。对 α1、α2、β1、β2 受体产生较强的激动作用。 小剂量重要兴奋 β2 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