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年 月 日工程名称丽江市新团片区 NS1 号市政道路(北段)工程建设—移交(BT)项目分部工程基层分项工程名称水泥稳定碎石交底内容:一、材料规定1)水泥采用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应在 6 小时以上,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2)碎石,最大粒径 31.5mm(方孔筛)。一律采用规格料配制,不得使用 0~31.5 的混合料。3)集料符合规范规定,软弱颗粒和针片状含量不超标,不含山皮土等杂质,多个材料堆放整洁,界限清晰。二、施工办法1、配合比设计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规定以取工地实际使用的水泥、集料委托检测单位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养生 7 天,强度等指标达成规定后,报监理工程师承认,并通过实验段拟定材料配比设计的合理性,报监理工程师同意。2、实验路段在正式开工之前,进行 200 米实验段的试铺,试铺段选择在经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进行,根据成功的试铺成果拟定出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原则的施工办法、最佳的机械组合、最佳的碾压遍数、最佳的碾压程序、最佳的人员配备、合理的摊铺速度、材料的松铺系数、每一作业段的适宜长度、一次铺筑的适宜厚度。3、集料的拌和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构成和含水量都达成规定的规定。原集料的颗粒构成发生变化时,重新调试设备。采用装有电子秤的拌和站,能够对多个材料进行计量控制,以确保混合料中各集料的比例和含水量,确保拌和质量。拌和时,把干料掺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使混合料拌和均匀,确保出料质量。每天开始搅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每天开始搅拌之后,出料时要取样检查与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 1~2 小时检查一次拌和状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与否变化。再根据生产当天的天气状况,例如温度的高低,风的大小,天气的阴晴等状况及时调节。拌和设备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4、测量放样中线测量,根据中线和设计宽度测定出边沿位置,在底基层上每 10 米设一桩,进行水准标高测量放样,并据此标高在钢丝支架上挂上钢丝(钢丝规定用 4mm 钢丝,每根的长度不超出 200m,并且在施工前一定要拉紧,挠度不不不大于 1.0mm,拉力应不不大于800N),作为摊铺施工的一条基准线。5、运输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进行混合料的运输,每天开工前要检查车辆的完好性,并将车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