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合用专业 :中西医临床医学 院 系 部 : 基础医学院 教 研 室 : 中医诊疗学教研室 制 订 人 : 王相东 审 核 人 : 院系(部)负责人签字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制 年 月 日《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导论 课程代码:111565 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总学时: 24 理论:24 实验(实训): 见习:学分:1.5 合用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疗学、中药学、方剂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二、课程介绍 [课程知识规定]本课程设立规定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结合中国医学史及西医发展史,以先修课程知识为基础,理解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内涵及其发生、发展概况。从不同层面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课程能力规定]中西医结合就是将中、西两种医学融合,发明医学理论新体系,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后目的。 本课程规定学生熟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融汇贯穿本学科的精确内涵,培养增进本学科发展的创新性思维,更加有效地指导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 [课程达成目的]本课程的目的重要是协助医学生在接触、学习临床课程之前,对医学科学的整体概貌和中、西医发展简史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层面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进而让学生理解中西医结合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西结合临床运用和研究的价值所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激发学生的爱好与热情。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规定] 1、掌握医学、中西医结合等概念的含义及目的;2、熟悉中西医结合概念提出的背景;熟悉中西医结合的意义;3、理解中西医结合发展简史及方针政策。 [教学内容] 1、 重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一.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及其来历二. 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三. 中西医结合的意义第二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简史一. 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代表人物 方以智 汪昂 王宏翰 王学权 二. 中西医汇通派形成时期 代表人物 唐宗海 张锡纯 恽铁樵 陆渊雷 三. 中医医结合研究时期 三个阶段 中西医学界代表人物第三节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一. 发明条件时期二. 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提出三.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形成四.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发展2、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本节的难点及教学要点。一.要点: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