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影响的技术工作报告(2011-2013 年度)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高。除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家庭及社区则是康复期患者康复的主要场所。大多情况下患者出院后直接与医生联系并门诊随访。为了保证患者在家庭和社区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同时也使我院护理服务质量得到延伸,我们选择 2011 年7 月—2013 年 6 月在我院住院脑卒中患者 53 例,进行了为期 6 个月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进行工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1 年 7 月~2013 年 6 月入住我院的脑卒中患者 100 例,入组标准: (1)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 CT 或 MRI 检查确诊为脑卒中;(2)有肢体功能障碍;(3)有抑郁症状;(4)年龄 40~80 岁;(5)病程≥6 个月≤2 年。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2)有严重认知障碍;(3)既往有精神病史、痴呆病史者;(4)聋、哑人。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采用随机的方法纳入家庭康复组和对照组,将干预组 53 例 PSD 患者与 PSD 患者 47 例进行对照研究。干预组男 31 例,女 22 例;45~79 岁,平均 69 岁;脑梗死 47 例,脑出血 6 例。对照组男 32 例,女 15 例,;年龄 42~78 岁,平均 69 岁;脑梗死 42 例,脑出血 5 例。两组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方法2.1 制定家庭康复干预时间。由管床医生及护士组成访视小组,对干预组患者于出院后 1、2、4、6、8 周后每月一次至 6 个月进行定期预约主动上门服务及家庭现场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嘱定期复诊。2.2 建立患者个人档案。每次家庭访视后都有详细记录,并将资料存档保存。2.3 家庭访视内容:2.3.1 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健康需求,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情况、患者的饮食、治疗、排泄、自理能力、心理状态、有无其他躯体疾病及并发症,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测定患者对家庭访视护理的需求程度;跟踪患者原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并现场评估有无新的问题出现。2.3.2 康复指导:根据不同的个体及家庭环境,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如洗脸穿衣、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