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警舆情应对的法治化研究摘要在我国,政法新闻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涉警类舆情占比最高、增幅最大,但公安机关舆情应对并不规范、对涉警舆情应对的法学研究也不够深入和全面,这不利有警民和谐关系的维持和法治公安的建设。因此,对公安机关应对涉警舆情进行规范,有其现实紧迫性。本文围绕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这一中心,对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的相关概念、标准、意义和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深度剖析了我涉警舆情应对的现状以及法治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的路径。本文拟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概述。对涉警舆情的概念和特点、涉警舆情法治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的标准和意义。第二部分: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的现状。从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两个方面对涉警舆情应对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我国涉警舆情应对目前面临着法治理念缺乏、应对规章制度建设缺失、法治监管机制不完善的法治困境。第三部分: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的理论依据。从社会秩序维护与公民言论自由、法治思维与媒介思维两对关系的平衡着手,具体在厘清“谣言”的法律概念、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法治原则、信息公开透明原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的路径构建。在前三个部分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的对策:包括树立法治化理念、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加强涉警舆情应对专门机构建设、规范涉警舆情应对程序、明确和规范法律责任五个方面。关键词: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 1 引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应“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社会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强化新舆论格局下的阵地意识。与此同时,政法新闻备受社会关注,其中,涉警类舆情占比最高、增幅最大,“有错在先”仍是主因。1因此,对公安机关应对涉警舆情进行规范,有其现实紧迫性。在此背景下,笔者选择了“涉警舆情应对法治化”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研究。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以下两点:第一,通过对公安机关舆情应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梳理分类出涉警舆情应对的现状,并将应对过程中面临的法治困境加以总结。第二,在阐述涉警舆情应对理论依据及应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公安机关舆情应对法治化的路径构想,从立法层面、意识层面、机构建设层面、应对程序层面、责任归属层面制定细则、完善规定,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