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 国 民 族 文 化 历 史 悠 久 , 多 彩 纷 呈 , 不 同 地 区 的 文 化 艺 术 形式 更 加 独 具 风 采 。 在 众 多 的 文 化 种 类 中 , 作 为 中 华 民 族 灿 烂 文 化艺 术 代 表 的 戏 曲 文 化 更 加 绚 丽 多 姿 。 中 国 戏 曲 源 远 流 长 , 博 大 精深 , 据 统 计 , 中 国 有 戏 曲 剧 种 300 余 种 。 古 今 戏 曲 的 名 段 和 剧 目在 中 国 文 化 史 和 世 界 文 化 史 上 占 有 极 重 要 的 地 位 。 他 与 古 希 腊 的悲 剧 和 喜 剧 、 印 度 的 梵 剧 合 称 为 世 界 三 大 古 老 戏 剧 , 而 戏 曲 作 为人 民 的 一 大 文 化 食 粮 和 精 神 财 富 , 是 我 们 民 族 精 神 的 化 身 , 京 剧更 是 被 国 人 称 为 国 粹 。 弘 扬 民 族 文 化 , 匹 夫 有 责 , 振 兴 戏 曲 艺 术 ,学 校 音 乐 教 育 应 该 说 是 责 无 旁 贷 。 戏 曲 是 一 门 综 合 的 舞 台 艺 术 ,它 包含了文 学 、 音 乐 、 舞 蹈、 美术 、 杂技、 武术 和 演员表 演等各种 因素的 艺 术 , 通过对他 的 学 习, 可以大 大 提高学 生对戏 曲 的 综合 鉴赏能力和 审美观, 从而 从整体上 提高学 生的 艺 术 修养和 高雅的 艺 术 情趣。 然而 , 由于种 种 观念的 影响, 在 一 些学 校 音 乐 教 育 中 忽略中 国传统 文 化 的 戏 曲 知识的 传播和 戏 曲 音 乐 的 渗透。 现在 的 青少年从电视、 广播、 网络、 中 都能接触到各式 各样的 音 乐 , 他 们 钟情富有 时代 气息的 流 行音 乐 ,特别是 DJ 摇滚音 乐 ,而 戏 曲 音 乐 则被“拒之门 外”。 戏 曲 虽然走入了中 小学 音 乐 课堂, 但是 由于各种 主客观原因, 戏 曲 的 学 习都是 过眼云烟, 蜻蜓点水, 一 晃而 过, 别说学 生不 会, 就连许多 教 师都知之甚少。 当前的 戏 曲 有 着“戏 院门 前车马少,场座位空席多”的不景气的现象。据调查,现在的剧团每年至少消失一个,剧种也在急剧的减少,港台的流行歌曲、摇滚乐等快餐文化正以强大之势,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