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检 语文表述题评卷报告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5 题 【题目】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①“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他的视角讲述,真实亲切;②“虎子”是个懵懂的孩子,以他的视角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主题表达更含蓄、丰富;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卷说明】 英国作家帕克.路伯克认为“小说写作技巧中最复杂的问题,在于叙述视角——即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运用上,小说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叙述艺术。”小说叙事视角是小说文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重要方面,小说叙事手段的考查亦成为的近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因此,对小说叙事视角的探究极为必要。传统小说的叙述视角分为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基本不作为一种叙事视角讨论。 第一人称有两种类型:一是作者即叙述者,同时又是被叙述者,即“我”叙述我自己的经历和“我”耳闻目见的事物和现象,属于“我叙我”的形式,二 “我”是叙述者但不是被叙述者,主要是通过“我”来观察和叙述“他”,属于“我叙他”的形式。以此为依据 ,第一人称叙事又可区分为三种情况:主角叙述视角、次要人物叙述视角、目击者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我”作为主角出现时:从人物角度,“我”作为小说的主角,首先是小说一个主要人物形象。从主题的角度,“我”构成主角的戏剧冲突,可使主题更鲜明。从情节的角度,“我”的所见所闻是展开情节的依据,使人物形象,故事发展更真实、合理;“我”便于叙述自己的内心活动、便于抒发自己的感受,使叙述更加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我”又是故事情节的焦点,情节来龙去脉皆围绕我展开,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笔墨,有使故事发展更简约、集中的效果。 第一人称“我”作为次要人物出现时:从人物和主题的角度,“我”作为小说的配角,人物形象自身的职能被削弱,或对主要人物形象有侧面烘托的作用,或与主角构成戏剧冲突,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主题更鲜明的作用。从情节的角度,“我”在情节安排上的作用基本同上。 第一人称“我”作为目击者:“我”在小说中是单纯的讲述者,作为人物形象的特征极微弱,主要是情节发展的见证者。其作用应着力从情节的角度分析,对人物和主题的作用分析也就相对削弱。 因此,了解第一人称“我”以怎样的身份参与故事,是分析第一人称叙事作用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