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VIP免费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_第1页
1/11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_第2页
2/11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_第3页
3/11
2019 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 【浦东新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12 分)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晚乃遁①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鸣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④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注】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②遁:遁世隐居。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④遗象:犹遗制。⑤“环堵”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4 分) (1)谪居.于黄 居: (2)余告之故. 故: 12.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1) (2) (用自己的话表述)(4 分) 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4 分) A.方山子,本名陈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 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的样子。 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 D.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 ( 四 ) 阅 读 下 文 , 完 成 11— 13 题 ( 12 分 ) 11.( 1) 居 : 居 住 , 安 居 ( 2 分 ) ( 2) 故 : 原 因 , 缘 故 ( 2 分 ) 12.( 1)我 被 贬 黄 州 时 ,竟 然 碰 见 了 老 朋 友 陈 季 常 也 在 此 地 。( 2 分 );( 2)陈 季 常 家 里 四 壁 萧条 , 然 而 家 人 都 显 出 怡 然 自 得 的 样 子 。( 2 分 ) 13. D( 4 分 ) 【宝山】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12 分) 张丞相“草”书 张 丞 相 好 草 书 而 不 工 , 当 时 流 辈 ① 皆 讥 笑 之 , 丞 相 自 若 也 。 一 日 得 句 , 索 笔 疾 书 , 满纸 龙 蛇 飞 动 。 使 其 侄 录 ② 之 。 当 波 险 处 ③ , 侄 惘 然 而 止 。 执 所 书 问 曰 :“此何字?”丞 相 熟视久之 , 亦自 不 识。 诟④其 曰 :“胡不 早来问 ?致余忘之 。 ” 【注释】①流辈:同一类的人或同一辈的人。②录:转抄。③当波险处:在笔画波折险僻的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