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十一章_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VIP免费

第十一章_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_第1页
1/26
第十一章_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_第2页
2/26
第十一章_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_第3页
3/26
第^一章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尽管所处的环境差异较大,但无论茎、叶、花、果、种子以及根等器官上都存在着各种有机物,为微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因此不同类群的微生物以各自的方式生活在植物体上,与植物发生互生、共生、寄生等关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第一节微生物与植物的互生关系一、根际微生物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既从外界吸收养料和水分,也向外界环境中释放各种无机和有机物质,根际中的有机物质包括以下几类:(1)渗出物,是指根细胞向外释放的小分子物质,如有机酸、氨基酸等(2)分泌物,指根细胞主动向外分泌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核酸等;(3)植物黏液,包括植物和微生物分泌的多糖类产物;(4)黏质,由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及其代谢产物组成;(5)溶胞物质,植物脱落的表皮细胞分解物。由于植物根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图 11-1),为微生物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一一根际。根际(rhizosphere)是指可被根释放物质所影响的根部土壤。1904 年,德国微生物学家 Hiltner 就提出了根际的概念,根际的范围很狭小,仅包括离根几毫米的土壤区域。在根际内,根分泌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维生素等,可作为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此外,脱落的根表皮和皮层细胞内容物也是微生物良好的营养源,因此根际是一个对微生物生长十分有利的特殊生态环境。在根际内,根系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称为根际效应。根际中微生物群落的密度明显比一般土壤中高,仅细菌就达每克 109之多,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的比值称为根土比(R/S),是反映根际效应的重要指标。根土比一般在 5〜20 之间,农作作比树木的根土比高,豆科植物比非豆科植物高。而且,根土比的数值随土质、植物种类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根际土壤中以细菌数量最多,但由于根际分泌物的选择作用,细菌的种类较少,以低分子有机物为营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占绝对优势,有假单胞菌11-1 植物的根际1、渗出物 2、分泌物3、植物黏液 4、黏质5、溶胞产物〈Pseudomon)黄杆菌(Flavobacterium)、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等。随植物的生长,革兰氏阴性细菌会有所减少,在植物生长后期,根部脱落物增多,芽孢杆菌(Bacillus)和放线菌逐渐增加。根际中也有真菌分布,酸性土壤中常有镰抱霉属(Fusarium),中性土壤中柱抱属(cylindrocarpon)较多,这两种霉菌能侵入到根的内皮层,甚至进入中柱。青霉(Penicillium)、被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十一章_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