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当前,小范围的监测主要靠人工实地测量;大范围的监测主要靠遥感方法,通过图像解译,确定各类图斑的界线,遥感图像解译分计算机自动解译和人工解译两种方法,目前用计算机自动解译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尚未成熟;人工解译方法是通过图像解译人员以遥感影像或航空相片为背景,在各类绘图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图像解译和各类图斑的勾绘。风蚀监测对风蚀强度的观测采用测钎法,风沙流强度采用阶梯式积沙仪收集扬沙法,同时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及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等。阶梯式积沙仪测定法:在选定的监测点,分别固定安装 4 个集沙仪(每次观测重复两次),同时在建设区外设置 2 处进行对比观测。在达到起沙风速时,气流搬运的沙量绝大部分在离地面 30cm 的高度内,误差较小。集沙测量一次 10 分钟,沙子从10 个进沙孔分别进入安装在集沙仪里的塑料管进行收集测量,在风季(3~5 月份)每 15 天测定 1 次,同时用风杯风速表测定相应的风速。测钎法:在选定的监测点,沿主风方向每隔 1m 布设 1 个测钎,一组 10 个测钎。每隔 10m 布设 1 组,共布设 3 组。每一次大风(达到起沙风速)后,观测一次风蚀(积)数量。用风速风向自记仪记录每天的地面风速,大风出现的时间、频次,整理统计监测年内起沙风的历时,然后分析风蚀量。收集气象站的平均起沙风速、大风日数、频次等。(2)水蚀监测本期工程各个施工区均采用体积法进行水蚀监测。对选择的重点监测地区边坡水蚀采用简易坡面量测,量测坡面形成初期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重等,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侵蚀沟的体积。具体是在监测重点地段对一定面积内(实测样方面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 100m2)的侵蚀沟数量、深度、宽度、长度进行量算,计算出边坡的沟蚀量,从而得出边坡的土壤水蚀量。同时要对降水量进行观测。边坡土壤水蚀监测如表 5-3。说明:侵蚀量=(细沟侵蚀量+浅沟侵蚀量)(1+30%)。细沟侵蚀量二 aXhXLXnXr。浅沟侵蚀量=(a+b)XhXLXnXr/2。侵蚀模数二侵蚀量 X106/(侵蚀年限 X 投影面积)。r—土壤容重,t/m3。(3)植被状况监测项目实施前、实施期末及施工期两年每年调查 1 次,共 4 次。主要指标包括植物种类、植被类型、林草生长量、林草植被覆盖度、郁闭度(乔木)等。采用典型样方进行调查,样方大小视其具体情况而定,每一样方重复 2 次,一般情况下草本样方为 lmXlm,灌木样方为 5mX5m,乔木样方为 20mX20m。(4)防护措施的效果及稳定性监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