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村情简介xx 村位于 xx 乡的东北部, 面积 18 平方公里, 辖 5 个村民小组 328 户, 1021 人。 XX 年,精准扶贫活动开始,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62 户 124 人,其中低保户31 户,五保户3户, 其他贫困户28 户。二、主要工作成绩“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精准扶贫”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努力、集思广益,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六大工程”制定相关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一是扶贫安居工程。结合国家扶贫搬迁相关政策,为3户贫困户新建住房。二是安全饮水工程。在王家湾新建集中供水设施一处,其他平困户则采取维修水池,架设水管, 解决安全饮水工程。三是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进行道路改造,采取国家项目补助以及村集体和村民自筹形式解决。四是基本生活水准提升工程。对需进行基本生活水准提升的贫困户,通过“阳光超市”八大件资助,合作医疗报销等形式解决。五是户户增收工程。采取劳动结业培训,扶持发展特色养殖,景观植物种植等形式增收。六是家庭子女成长培养工程。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采取村民自筹,村集体以及帮扶单位慰问形式解决。经过村集体和驻村工作组共同近两年的努力,现成功帮助其中一半贫困户脱贫。三、扶贫攻坚工作难点要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全村脱贫的工作目标,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xx 村位于远安县最北端,与南 xx 交界, 距离 xx 乡二十余公里,距远安县城五十多公里,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往返。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二、文化程度低,致富技能少。xx 未脱贫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三、劳动力匮乏,收入水平低。xx 现有贫困人口很大部分为户口与子女分离的老人、残疾人、常年病人等,大多年纪大、身体差,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力。生产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不管是发展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均比较困难,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日常生活比较艰难, 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 “有心无力” 。四、抵御灾害病残风险能力差。部分贫困户经济状况差,主要收入又源于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若遇自然灾害,无法抵御,导致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