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活即教育理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生活即教育理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及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从朗读教学、说话教学(写作)和写字教学三个方面来谈一谈生活即教育思想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来源于生活,语言文字的教与学也与生活密不可分。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语文教学实践;体验 董必武有诗曰:“尊敬陶夫子,当今一圣人。”贯彻陶行知先生的“一切以儿童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联系生活学习语文,学出“真语文”。 一、从生活中感悟,在朗读中诉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国教育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宝。“生活即教育”贯穿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始终,是其灵魂。笔者认为,“生活即教育”的支撑点即在于感受力和观察力。语文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意义是非常突出的。语文服务于生活,也源于生活。就语文教学中的大块——朗读教学来说,离不开“生活即教育”理论。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老师而言,引导孩子如何读是关键。老师应该把他们带回到生活中去,从而去找到如何朗读的感情支撑点。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这儿真好》这篇课文中,有一个重点词语“孤零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孤零零”的意思,但很少有同学能感同身受小熊的“孤零零”。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创设“孤零零”的情境,比如创设在学校和伙伴玩耍的情境和独自一人回家的情境,两种情境进行比较,让学生自觉体会“孤零零”。再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小熊一人在荒岛时的孤独,联系生活体会词语的感情,比枯燥的解释词义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从生活中感悟,在朗读中诉说,投射自己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情感,学生的朗读能力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二、从生活中发现,在语言中运用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学会体验生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若能合理运用,必能事半功倍。在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先给学生创设好一个合理的情境,通过亲身体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