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学习资料《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学习资料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通过写郑虔的为人,为郑虔鸣冤。颔联层层深化,抒发了对郑虔的同情,表现了对“严谴”的愤慨。颈联写自己还没来得及送行,郑虔就已经仓皇前往台州。尾联写郑虔年岁已高,不可能活着回来了,沉痛不忍卒读。这首诗巧用典故,比方生动形象。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学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唐代〕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万里难过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译文 郑广文做事做人中规中矩,他喝醉后时常称自己是一位老画师。 朝廷把郑公贬去台州实在过于严厉,垂死之人却要去到偏远之地度过余生,实在让人难过。 对方已经仓皇赶路,前往台州,我只能这样匆匆一见,无法诉说不舍之情。 这次告辞后恐怕再难相见,只能等到黄泉路上再相见。 赏析 前人评这首诗,有的说:“从肺腑流出”,“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有的说:“一片血泪,更不辨是诗是情。”这都可以说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至于说它“屈曲赴题,清空一气,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时一格”,则是就艺术特点而言的;说它“直可使暑日霜飞,午时鬼泣”,则是就艺术感染力而言的。 杜甫和郑虔是“忘形到尔汝”的.好友。郑虔的为人,杜甫最了解。他陷贼的表现,杜甫也清楚。因此,他对郑虔的受处分,就不能不有些看法。第三句中的“严谴”,就是他的看法。而一、二两句,则是为这种看法提供依据。说“郑公樗散”,说他“鬓成丝”,说他“酒后常称老画师”,都是有含意的。 说郑公“樗散”,有这样的含意:郑虔不过是“樗栎”那样的“无用之材”罢了,既无非分之想,又无犯“罪”行为,不可能是什么危险人物。何况他已经“鬓成丝”,又能有何作为呢。第二句,即用郑虔自己的言谈作证。人们常说:“酒后见真言。”郑虔酒后,没有越礼犯分的言论。他不过常常以“老画师”自居而已,足见他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既然如此,就让这个“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