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农问题的影响与出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 。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9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进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展的一个瓶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影响 三农问题的经济影响。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地区的进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2024 年 9月 24 日,《2024 年下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分析报告》对 600 种主要商品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 528 种商品将供过于求,占总数的 88%,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仅占 12%,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调查显示,农业生产资料全部供过于求,农副土特产品有 73.5%供过于求,工业产品有 90.3%供过于求。因此,中国经济需要扩大市场,扩大消费需求。 三农问题的政治影响。 二、城市化与三农问题 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进展的根本措施。从 1980-1995 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 10 个百分点。80 年代中前期,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在农业上有了自主决定权和选择权,农村经济取得巨大进展,带来中国经济的迅速进展。90 年代上半期,农民开始可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则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 90 年代后半期,随着经济增长趋缓和乡镇企业的萎缩,特别是体制政策上的变化,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增加,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政府把解决本地下岗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政策规定,城市化的进程明显放慢。实际上这个时候,中国开始出现内需严重不足,大量商品过剩的现象。而面对广阔的农村,无论实行什么样的刺激措施,都无法来启动所谓巨大潜在的的消费市场。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城市化的含义不仅限于让农民进城这一个层面上,它的内涵应当是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国民待遇,改变目前的城乡两种政策体制安排的局面。至少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取消包括户籍限制在内的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和收费,给进城的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现有的农村政策,给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 让农民进城,减少农民的数量。在目前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局限于农村已经不能解决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