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职问题学生“人本化”,转化策略分析中职问题学生“人本化”,转化策略分析 罗金宏 【摘要】转变“问题学生”,是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中职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的时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假如能在这个关键阶段,有效纠正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培育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利于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试图从批判和反思的角度,从学生曾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影响入手,深化剖析问题产生之根源。 【关键词】中职院校;问题学生;融入;转化 所谓“问题学生”指的是缺乏学习能动性、行为与品德违反常态、心理存有障碍的学生。出现学习习惯差、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感恩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学生是教育教学管理中不和谐的音律,往往扮演着扰乱秩序、恶化学习氛围等破坏者的角色,在面对教育时也常出现逆反和抗拒的情绪。 一、问题学生成因分析 问题学生的产生多出于有问题的家庭,家庭教育是问题学生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九年义务阶段的学校教育也因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中极难发挥积极效应,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变,社会教育甚至因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更进一步发挥负面作用。因此笔者在对问题学生成因分析,主要从学生的原生家庭入手。 (一)关爱的缺失 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父母过早出去打工,使学生没有在一个充满温馨 、和睦、充满关怀与爱的环境下成长,内心阴冷灰暗,对生活失去信心。我校问题的学生中近 30%的学生出自这样的家庭,其中我班张某同学因在父母离异的寒性家庭中成长,面部没有表情,内心极度凄凉,无望,对生活几乎丧失信心。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榜样的缺失 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的力量,有些问题学生的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使孩子成长中的榜样处于缺失状态。我班有个学生的父亲嗜好赌博,懒惰并心灵脆弱,因为赌博输光了家里的积蓄,妻子与其离婚。因为工作懒散,迟到后被领导批判了就寻死自殺。父亲在孩子心中本有的高大形象化为乌有,并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尊重的缺失 有些家长过于强势,不停地为孩子规划人生路线,完全不顾孩子的意愿,将孩子本有的选择权剥夺殆尽。我校有个学生,酷爱播音主持,语音面貌也还可以,但父母无视其爱好,强硬地让孩子学机械维修,父母撕碎了孩子的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