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企业有效供给理论经济问题思考 一、市场经济,一直处于左右之争。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代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右;主张消灭市场经济,代之以不讲商品与市场的计划经济,是左。平常的经济政策,主张积极财政货币政策,或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人们常常争论的基本问题,它也反映了经济取向的左右之争。 这种争论系于一个因素,称为“市场景气度”。如市场景气度高则市场购销兴旺,企业产销两旺,社会投资高涨;但又潜存着经济过热风险。如市场景气度低则市场购销疲软,企业产能过剩,产品销售不顺而使公司陷于困境;此时,人们要求政府刺激经济使市场景气度回升。 因此,市场景气度高低是企业存活进展的环境与基本条件。市场景气度是一个宏观因素,它不被单个企业经营状况所左右(虽然市场景气度也不过是所有微观因素集中汇合的结果),只能顺从于它。在一定市场景气度下,有些企业可以生存,但有些不能生存。比如市场景气度为 5 时,50%企业能生存,50%企业不能生存。如市场景气度下降到 4,只有 40%企业能生存,有 60%企业不能生存。 这就产生问题。如市场景气度下降太大使许多企业难以生存,就需要政府实行措施将市场景气度抬高,使市场状况适于更多企业生存。这即是凯因斯主义的实质,它主张通过政府财政货币扩张拉动市场需求,使市场景气度上升。但假如每个企业都患上“市场景气依赖症”,政府拉动市场需求的力量就要加大,政府就会耗费更多的财政资源,损耗更大的元气。最终,政府背负越来越重的财政赤字负担。财政赤字又诱发货币过量发行,造成通货膨胀。相反,假如每个企业都可在较低市场景气度下生存,就不需动用政府之力拉高市场景气度。由此可知主张政府财政货币扩张的凯因斯主义的实质:它其实并非经济自主行为所应有的内容,只是由于各经济体在一定市场景气度下无法生存,才人为抬高市场景气度,让它们得以生存。各个经济体经济自主行为所应有的内容是:自生能力。所谓自生能力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在更宽市场景气变动程度下生存的能力,即既可在较高市场景气度下生存,也可在较低景气度下生存。假如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每个企业都能这样,在较低景气度下生存,就不需损耗政府财政资源去拉动需求,从而抬高市场景气度。当然,假如每个企业都能在较低景气度下生存,市场景气度就会因此上升,使每个企业生存进展得更好。市场景气度能自主回升,就不需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人为拉动了。 二、企业自生能力就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