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VIP免费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_第1页
1/6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_第2页
2/6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欢乐课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欢乐课堂” 五莲县洪凝镇中心小学下辖 15 个村完全小学、1 个教学点,全镇共有 137 个教学班、5 896 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XX 年建成校园网并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在全县率先实现”班班通”,率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讨论,老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原有的教学模式显露出许多弊端,有的老师为了用媒体而用媒体,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学校在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利用 4 年(20XX.4—20XX.5)时间,探究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欢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从新的视角,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之中,使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的信息技术环境,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新知,形成能力,培育情感,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指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学习环境。 欢乐课堂:即老师利用“电子学案”或“多媒体课件”营造的信息技术环境,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欢乐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 创新讨论:指不同于以往的浅层次的整合讨论,而是立足于国内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讨论,是在整合了学校原先的“电子学案”“欢乐作业”等教改成果的基础推出来的新模式的讨论。 二、理论假设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和进展的。孔子的“寓教于乐”的“欢乐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优化信息技术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乐此不疲地参加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讨论目标与方法 一、讨论目标 建设支持“欢乐课堂”教学模式运行的校本资源库、专题性学习网站,为欢乐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电子学案、教学设计、讨论论文等资源;在现代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指导下,构建若干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欢乐课堂”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欢乐,提高的教学有效性;提高老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老师课程整合专业进展。 二、讨论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对能够充分体现课改思想的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讨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欢乐课堂”教学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