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科研管理的重要性摘要提高科研管理的能动性,从项目选题、项目申报和成果推广方面进行能动策划;促进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抓好项目前期管理、中期检查和督促、做好结项、建立科研档案;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使科研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计算机及网络化科研管理;强化项目经费管理;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关键词科研管理能动性重要性科研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有着众多变量关系的动态管理。其中,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有科研管理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的关系,有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等众多需要不断协调和服务才能解决的矛盾关系。科研管理是一项集策划、协调和服务于一体的管理。一、加强能动性科研管理科研管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能动性科研管理是科研管理的创新内容之一,它更加强调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表现出的一种主动状态,体现管理者明确的目的性、导向性、策划性并与管理对象之间保持良好互动。由于互动经常是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发生的,所以也可以说能动性科研管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而静态科研管理则往往将目标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上情下达、项目申请、统计报表、经费下拨、填表结项等日常事务管理。加强这种能动性管理,对于使松散的个人或集体的研究之间加强联系,从而形成并体现出群体的专业优势有着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项目选题中的能动组织科研活动是科研人员在学术领域中自由、自发、自主的活动,需要在一种和谐、松弛的环境下进行。我们的科研管理如何才能既充分尊重每一位科研人员的研究个性,同时又加以适当的组织策划,使同一个学术群体中每一个研究者自由的松散的研究行为有机地加强联系,分工有所侧重,使本单位全体研究项目在某一时期的某一方面形成优势,是体现能动性科研管理、促进专业优势形成的一个方面。(二)项目申报中的能动策划项目申报同样是研究者自主的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静态的管理和能动性管理有不同的效果。静态的管理往往是将通知往外一贴,等着大家把项目申请书交来,然后上交科研管理部门。而能动性管理则是在大家自主申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有效协调,从而有效地保证申报课题的中标率。(三)成果推广方面的能动设计科研管理如果有了能动的策划,精心的组织,利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并尽可能给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科研氛围,为课题申报过程积极服务,和各级科研管理机构有效沟通,就能使科研力量聚集到一处,就能攻克一个又一个制高点,出一批又一批的科研精品,从而形成强有力的专业优势。二、促进项目的全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施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就是搞好项目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环节的管理。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保证。(一)抓好前期管理科研项目一经批准,及时将立项通知和有关管理办法转发给课题组,并要求项目负责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人员落实、计划落实、组织落实和经费落实,增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感,从而保证课题研究计划及时顺利地开展。(二)抓好中期检查和督促中期管理重实效,去烦琐,加强宏观协调和检查、督促,重点关注中期成果。通过中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供服务、指导和协调,对于发现的问题,针对不同情况予以调整和处置。这要求科研管理者认真及时进行课题的季度、年度检查和研究计划的汇报工作,对项目进行动态跟踪,与课题组保持经常性的双向联系,以保证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三)做好结项工作课题研究成果既是科研工作的最终体现,也是衡量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最终标志,项目结项工作是课题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在后期管理中继续加强管理,组织好成果鉴定评审,及时督促课题负责人近期结项。三、推进计算机及网络化科研管理通过科研项目计算机管理记录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立项、年度检查、中期检查以及鉴定结项等,反映科研管理人员组织参与科研活动中的科研思想和意图,因而科研项目的计算机管理不仅是有序、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反映该项目全貌的原始材料积累的需要。四、强化项目经费管理规范、合理地使用科研项目经费,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