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的概念源于《易经》何为阳?凡是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暖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何为阴?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例如,五脏为阴,藏而不泻,六腑为阳,泻而不藏;背为阳,腑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二、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腹为阴,背为阳;十二经脉也分阴阳如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2、用于指导养生四时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二、五行与人体之间的关系2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脏肝心脾肺肾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窍目舌口唇鼻耳五情怒喜思(忧)悲恐(惊)五味酸苦甘辛咸五体筋脉肉皮骨三、五行相生法土相生:木火土金水木相克:肝一一心一一土一一肺一一肾一一肝人堵自豔 L 五行对顼窸五行五脏五腑无色一五味五五官五方■」音五脉3术肝V赤者徵土脾黄申t肺丈肠自爆4W寒耳脏腑学说一、脏腑的概念:五脏(心、肝、脾、肺、肾)和二、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五脏的生理功能① 心:位于左胸、横膈之上。主血脉,主神志,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其功能涉及现代医学所指血液循环系统,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其病多表现为血液循环系统和精神意识思维之异常。② 肺:位于胸腔左右两侧横膈之上。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咽喉气管均属肺系。其功能涉及现代医学所指呼吸系统,皮肤毛发等。其病多表现为上、下呼吸道急、慢性感染、哮喘、肿瘤、各种皮肤病等。③ 脾:位于膈下中焦。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湿),主统血。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其功能涉及现代医学所指之免疫、内分泌、消化系统等。其病多与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4失调等相关。④ 肝:位于右胁之内横膈之下。主疏泄,主藏血,调畅情志。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功能涉及现代医学所指消化系统功能、胆汁分泌排泄、生殖系统功能、情绪活动。其病多与肝脏疾病,如各类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胆道疾患、生殖器官疾患、眼睛疾患以及神经性头痛等相关。⑤ 肾:位于腰部,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