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测定与计算指标1、测定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穗粒重;再按茎叶、籽粒等器官分开,分别测定茎叶与籽粒的干物重与含N 量;2、通过测定的指标计算: 穗粒重 (穗粒数 ×千粒重 /1000)、植株吸氮量 (不同部位干物重与其含氮量( %)之积的总和)、植株含氮量( % )(植株吸氮量占整株干物质量的百分比)、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 (单位氮素生产的干物质量)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成熟期植株单位氮素生产的籽粒产量) 、氮素收获指数 (籽粒氮积累总量 /植株氮素积累总量)、植株N利用效率 (籽粒产量 /地上部 N 素积累量) ;二、总的指标分类汇总(一株小麦实际上指的是由一粒种子长出的一丛)(一)与产量相关的形状指标(田间进行)1、单株 分蘖数 :单株总茎数;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田间进行 ,每行选择 3 个处理也就是 3 丛,分别测出再求平均) 。2、单株 有效穗数 :单株有效成穗的个数;其中有效穗表示每穗实粒数多于5 粒者为有效穗 (白穗算有效穗 )。(田间进行 ,每行选择 3 个处理也就是 3 丛,同上)。3、株高:(小麦根部至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包括芒长,其中芒长是指穗上面尖尖的芒刺),用卷尺测量。(田间进行 ,测选定的 4 株外加 1 株求平均)。(在材料收回来之后,先选择我们所需的4 株另外再加1 株,共 5 株,将穗长与小穗数测定了,再用自来水将材料(主要是茎叶部分)冲洗三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然后用吸水纸吸取残留水分,然后将材料然后放2 天,等材料稍微干燥后,将之前的 5 株进行人工脱粒, 测定每穗的穗粒数,根据它和小穗数计算出小穗粒数,在此步骤之后便可将我们所需的 4 株植株分为茎叶与籽粒部分,进行杀青烘干测定干物重与含N 量了。其余的材料再放置几天,脱粒之后测定千粒重)4、穗长 :每行取 5 穗进行穗长的测定,平均值为该株系的穗长。5、小穗数 :每穗上面长得对称的就是小穗数;6、穗粒数 :平均每穗粒数,一般的小麦在30 粒左右。7、小穗粒数 :每个小穗数里面所含有的籽粒的数量,一般在1-5 之间;(实. . 际上可以 =穗粒数 /小穗数)8、千粒重 :收获材料晾晒干燥后(含水量约为13%以下),随机数取 1000粒称重的平均值计算千粒重; (一般在 23-58 g)。9、单穗穗粒重 :平均每穗穗粒重,(穗粒数 ×千粒重 /1000)。(二)与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