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摸清我市茶产业现有状况,科学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决策茶产业发展大计,做大做强“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推动我市茶产业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茶业资源普查工作。茶业局从2008 年 4 月开始,牵头组织林业、统计、农业等部门对现有茶山分布、面积、品种、产量等情况以及茶企业(作坊)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商标、是否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否获 QS 证书、是否办理工商执照、 是否办理税务登记、 加工能力、年产值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普查工作于12 底结束,历时9 个月,共组织市乡村干部及熟悉当地茶山茶农500 多人。现将普查情况报告如下:第一章茶业发展的地理环境概况一、基本情况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南麓,闽赣交界处, 素有“碧水丹山” 之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跨东经117 °37 ′22 ″ --118 ° 19 ′44 ″ 、北纬 27 °27 ′31 ″ --28 °04 ′49 ″ 。东邻浦城县,南接建阳市,西与光泽县毗邻,北与江西省铅山县交界。全境东西宽70 公里,南北长72.5 公里,总面积2798 平方公里。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 994 年),1989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武夷山市境内拥有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全国第 4 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村古闽越王城遗址,以及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华侨经济开发区等。1998 年 7 月,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1999 年 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 处,世界 23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2002 年被列入中华十大名山,2007 年 5 月,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区。1984 年,武夷岩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2002 年 3 月,武夷岩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武夷山大红袍”获准注册证明商标;2003 年 2 月,武夷山市获文化部授予的“茶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5 年 11 月,武夷山市成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2006 年 5 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 年 10 月,母树大红袍茶叶典藏国家博物馆;2008 年 9 月,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申报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2008年 9 月,“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获省著名商标。二、农业基本情况武夷山市辖3 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