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摘要:公司治理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前提;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有利保障作为由许多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中,中小投资者行使控制权的成本相当高昂,因此,如何保护一部分放弃控制权的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理论 1.公司治理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出现的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治理的关注公司治理经历一个从管理层中心到股东会中心,再到董事会中心的过程 20 世纪 90 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开始对公司治理进行探究讨论,对公司治理概念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从制度安排观来解释公司治理概念:公司治理是一组法律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架构它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通过这个架构,公司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得以确定可见,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2.内部控制理论 美国 COSO 在 1992 年 9 月出版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制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的影响,为旨在取得:(1)经营效率和效果;(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这是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最为权威的定义,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知,首先,公司中所有成员均要对内部控制负责其次,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管理目标最后,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在整个经营过程始终同时,COSO 报告还提出了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应包涵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