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农业税制改革方向的思考 税制改革的方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进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实现全面小康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制造条件,逐步统一城乡税制”的新思路,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 一、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进展”的战略构想,必须彻底废除农业税,真正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第一,单独设置的农业税,本质上是一种地租,与现代市场经济格格不入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或者是对商品流转额征收,或者是对生产经营净所得征收,或者是对企业和居民拥有的财产征收。我国的农业税既不是商品税(流转税),也不是所得税或财产税。它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用地,以常年计税产量为依据,不论农产品商品率如何,不论农业生产效益如何,只要用地,都必须缴“税”。农业税计税过程中,不扣除生产成本和农民自食口粮,连农业简单再生产都得不到充分的补偿。这种农业税制虽然在建国以后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一起,曾为积累原始资本、建立新中国工业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国民经济进入客观上要求工农业平行进展、逐渐以工补农的阶段时,继续维持这种城乡二元化的税制格局,不仅直接阻碍了农业自身的进展,而且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进展。 第二,农民作为生产者,其税收负担大大高于城镇工商业者,也大大超出其负担能力,严重违反公平原则。从间接税角度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业税及其附加统一规定最高为 8.4%,假如换算为进入市场而成为商品的农产品的增值税率,那么它比一般工业商品的增值税率最多高出 8.56 个百分点。另外,在城镇,增值税纳税人达不到起征点(销售额 2024~5000 元/月)的,不用缴纳增值税,以此标准来衡量,一般家庭联产承包户根本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从直接税角度看,假如对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收入扣除其生产成本,绝大多数农民根本没有应税所得;假如从个人所得税角度看,绝大多数农民根本达不到800 元/月的免征额,不应该缴纳所得税。 第三,征收农业税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制约了农业比较优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发挥。由于我国农业税不属于法律规范的商品劳务税,对进口的国外农产品,国家除征收农产品增值税(税率为 l3%)以外,无法再征收相当于国产农产品承受的农业税税负的某种形式的进口环节税收;对于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国家除给予农产品增值税退税(最高可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