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剖析自动抄表系统进展与展望 1 概述 对供电部门和用户来说,人工抄表收费一直是一大难题,而人工收取电费到底难在何处呢?第一,难入户。现在的用户大多不希望被人打扰,而且抄表工作只能在早、晚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因而使收费的成功率很低,有时一户需反复多次上门才能收齐电费;第二,人工工资支出高。如 1 万户电力用户,抄表人员约 45~70 人,年费用近 100 万元。随着城市的扩张,抄表员人数及薪资同步增加;第三,抄表工作劳动强度大:由于高层楼房的普及,使抄表成为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 2 自动抄表系统的进展历程 基于以上所述的手工抄表的弊端,只有依靠现代化的自动抄表系统来解决 ,而自动抄表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展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至中期,这一阶段自动抄表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是 485 总线、电力线载波自制总线。这几种方式都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在于:485 总线过多的分支造成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通讯可靠性较低。电力线载波,抄表很不连续,能连贯传输数据的系统很少。而这时期的采样方式主要采纳脉冲采样和机械采样。系统结构形式主要是:脉冲表+集中采集器。在协议方面都十分简单,基本只是几条命令。由于电源处理方面的问题采集器多数为外置式,集中采集,以便降低成本。地址多为单字节。以上各种自动抄表方式工作都不是太理想,个别的有较大的误差。 (2)从 1997~2024 年,采样方式多改为磁敏传感,传输方式则以 485 为主流。485 方式下的分支问题则使用集中器、HuB 解决,此种方式可以较好地正常运转。关于系统结构,多数厂家用增设集中器来解决用户增加的问题。电磁兼容成为这一时期系统的设计难点,因为电表存在瞬时功率脉冲和平均功率脉冲的不同步的问题。位置识别法在这一时期也有较广泛的应用,因为机械位置识别的方法有较好的电磁兼容能力,无需电子存储数据,同时也就不存在因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干扰造成数据突变的弊端。也不存在 ups 电源供电的问题。识别位置的方式主要有电阻式、红外反射式、条码识别式等等。这种方式对于机械加工及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生产过程中成品率较低,而且在读数需进位时读到的数据产生混乱或错误。 (3)从 2024 年至今,主流模式是数码表。完善集中抄表系统主要有几大难点:①设计时无统一标准,基本都是各自为政,使产品的普及存在难度;②调试时只靠人为的标识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