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古代的录用通知,不只是一张纸古代的录用通知,不只是一张纸 李开周 清嘉庆年间,满洲镶黄旗青年完颜麟庆离开父亲的任职地,到北京顺天府考举人。考完试,他没走,像别的考生一样,在旅店里苦等,等待官府放榜。 放榜那天,完颜麟庆让旅店老板帮他雇了一辆马车,带上书童阿升,坐着车去看榜。马车很颠簸,完颜麟庆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榜单上有没有我的名字呢?假如有,那真比中奖都快乐;万一没有呢?我怎么有脸回去见父亲大人?怎么有脸回去见少年玩伴?过去十年的寒窗苦读岂不是等于白费工夫? 那时候才凌晨五点,天还没有大亮,京城大街上已经川流不息,好多跟完颜麟庆一样去看榜的书生,有的步行,有的骑马,有的乘坐马车。完颜麟庆眼尖,他突然瞧见对面跑来一个差役,左手打着一面红旗,右手高高举着一张横窄竖长的大红帖子,那帖子被晨风吹得呼啦啦作响,帖头隐约可见“完颜”两个字。完颜麟庆从马车上一跃而下,迎头抱住那个差役,急切地问道:“你是报录的报子对不对?这张报帖上的新举人姓完颜对不对?”没等人家回答,他一把抢过那张帖子,抻开一瞧,乐得大声读了出来: “捷报!贵府少老爷完颜,名麟庆,今科顺天府乡试中式第××名!预贺金殿联元及第!” 他兴奋地对报子说:“我就是完颜麟庆,你不用到我下处去了。阿升,快从包裹里取两串钱,给爷看赏!” 赏完报子,完颜麟庆让马车继续往前赶,赶到贡院门口,挤进人群认真看榜,榜单上果然有他名字。他喜滋滋地掉头回旅店,给父亲和祖母各写了一封家书,报告自己中举的喜讯…… 以上情节绝非杜撰,它出自完颜麟庆的自传体著作《鸿雪因缘图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清朝举子看榜和差役送报帖的情形。在科举时代,报帖又名“捷报”,相当于现在的录用通知书。 古代也有录用通知书吗?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当然。 宋人笔记《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宋朝初年,进士登科,朝廷用精致的黄纸制作录用通知,长五寸,宽两寸半,上填考生姓名,下有考官签名。填好以后,用一个稍大的纸袋装起来,纸袋上面也填写考生的姓名。这样的录用通知,在宋朝叫做“榜帖”。 如今网上流传一些文章,说唐朝就有录用通知书,名曰“泥金帖子”。实际上,泥金帖子并非官府签发的录用通知,而是考生在金榜题名以后,写给家人的报喜家信。当时流行用油漆或胶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