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Mplu s 6.1 使用示例 6 7 8 9 1 0 11 Mplu s 结构方程模型步骤(入门) 1 数据格式转换 因为Mplu s 只能打开ASCII 格式的文件(.dat 和.tx t 文件),所以常规的SPSS 数据库的数据不能被读取,所以数据分析之前先要将sav 格式另存为dat 格式。另存为选项里有两类dat 格式,一般可选用“以制表符分隔”,当数据量较大时,可选“固定 ASCII 格式”。这两类并没有明显特异的使用条件。 1 2 选择某种dat 格式后,“将变量名写入表格”这一项不要勾选。然后保存。一般将该数据文件和 mplu s 语句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 13 2 打开mplus 程序,建立新文件,即点击“new”。当然,新打开Mplus 程序也会默认这个界面。 3 编辑命令。这是 Mplus 分析数据最核心的步骤 3.1 首先我们可以给该分析起个名字(该步骤可有可无),例如: TITLE: example 3.2 然后表明我们引用的数据库来自于哪里,也就是刚刚那个 DAT 文件。命令为: DATA: FILE IS C:\Users\dell\Desktop\MPLUS结构方程模型教程\数据库.dat;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 DATA: FILE IS (或者 DATA: FILE=)是固定句式,是必要的。之后“C:\Users\dell\Desktop\MPLUS结构方程模型教程\数据库.dat”这是 DAT 文件的保存路径。一般情况下,如果 mplu s 语句文件和 dat 文件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只需要 DATA: 14 FILE IS 数据库.dat; 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两者即使在同一个文件中,也很可能读不出来,所以必要的话,可将该DAT 文件的保存路径写全,这样肯定是没错的。 另外,一个命令结束后,必须必须加上“;”即英文格式下的分号(除外TITLE)。 3.3 写出数据库中所有的变量名称以及本次分析需要的变量名称。这需要按照 spss数据库中变量名称顺序来写。 VARIABLE: NAMES ARE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USEVARIABLES ARES ARE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当然这是最基本繁琐写法,可直接写为:VARIABLE: NAMES ARE a1-a9 b1-b4 c1-c4; USEVARIABLES ARES ARE a1-a9 b1-b4 c1-c4; 不同变量间有空格。 因为我们本次分析需要纳入该数据库所有变量,所以上下两行变量是一样的,否则需要哪些变量,在USEVARIABLES 里面纳入哪些变量。 3.4 分析方法 因为 MPLUS 中针对连续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