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Read Error Rate / (底层)数据读取错误率 指从磁盘表面读取数据时发生的硬件读取错误的比率,Raw 值对于不同的厂商有着不同的体系,单纯看做 1 个十进制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以上为 Wiki 上的英文翻译版本,此属性貌似存在分歧,有的说值高了好,有的说低了好,此处我们还是按照 Wiki 上的吧,反正只要 Worst 不小于 Threshold 就行了。 **这里的 Raw 值也可能不同,比如我笔记本上的 ST 硬盘就 Raw 为0,而台式机上 1.5T 的 ST 就为 227901540。 02 =Throughput Performance / 吞吐性能(读写通量性能) Raw 值越高越好 整体(普通)的硬盘驱动器的吞吐性能。如果这个属性的值一直在下降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硬盘有问题了。 * 一般在进行了人工 Offline S.M.A.R.T. 测试以后才会有值。 03 =Spin-Up Time / 马达旋转到标准转速所需时间 Raw 值越低越好 主轴旋转加速的平均时间(从零转速到完全运转(标准转速)[毫秒])。 单位也可能为秒。 如果是 0 的话证明这一项没有读对,或者是这一项的数据生成错误。不应该出现 0 的结果。 04 =Start/Stop Count / 启动/停止计数 马达 启动/停止 周期的计数。当马达启动或硬盘完全停止工作后(断开电源)启动和硬盘从睡眠模式回复到先前状态,计数都会增加。 *一般来说开机一次这个就加 1,也可以看做是通电次数,这一般是个寿命参考值,本身不具有任何指标性,购买硬盘时可以参考此值。 05 =Reallocated Sectors Count / 重新配扇区的计数 Raw 值越低越好 对重新分配的扇区的计数,当硬盘发现一个 读取/写入/校验 错误时它将这个扇区标示为“重新分配”,并且将数据传输到一个特殊的保留区(空闲区)。这个过程也称为是“重定向”,这个重新分配的扇区叫做“重新映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硬盘当进行表面测试的时候是找不到“坏块”的,所有的坏块都被隐藏在重新分配的扇区中。然而,随着重新定位的扇区增加,读取/写入速度趋向于降低。Raw值通常代表一系列已经发现和重映射的坏扇区,因此,这个属性值越高,硬盘就有越多的扇区被重定位,所以这个值是越小越好。 * 理想情况下这个值应该为 0,如果不为 0 也不要太惊慌,而是应该比较密切的关注这个值的变化情况:如果连续几周没有变化,那你应该可以放心的继续使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这个值持续攀升,那么请尽快备份所有数据,并考虑购买新硬盘。 06 =Read ***nel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