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班幼儿的同伴关系一、同伴关系对中班幼儿发展的意义从我们的宝宝一天一天的长大开始进入幼儿园,他便要慢慢的从家庭生活学习过渡到幼儿园生活学习。同时,很具有影响的一点就是他还要面临着与其他的同龄伙伴之间的活动和交往关系。如果我们的宝宝因为过于害羞、腼腆而受同伴不喜欢,该怎么办呢?宝宝在和小朋友相处上表现得不那么积极,该怎么办?在同伴交往中,幼儿所处的地位是共存的、平等的、互惠的。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是两个平行的系统,它们之间不能相互代替。同伴关系是一种水平关系,代表着幼儿享有平等的地位,且可以享有不错的学习技能和交流的机会。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幼儿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对于只有3、4 岁的小班幼儿而言,同伴关系仍然处于混沌期,他自身去除自我中心还未开始完善。而中班的幼儿同伴交往已经分化,同伴偏爱对象明确而具体,因此同伴关系处于鲜明的分化期,对于以后大班时期同伴关系的认知将更加趋于稳定。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对象因为偏爱已有了变化,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积累中增长,已不会全以教师的“标签”效应选择同伴交往,会有个别的幼儿邀请安静型幼儿参加游戏活动。而那些内向型的幼儿可能会因为对周遭环境的适应熟悉程度比别的幼儿差,而会在刚开始游戏中缄默不语或在一个角落自己一个人玩,有些显得并不合群。毕竟内向型幼儿并不全是受拒绝幼儿,完全可以在同伴的交流沟通、教师的指导中,慢慢培养出积爽朗、乐观的性格。二、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幼儿是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在与同伴交往的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有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比如我们班章章,他在和同伴交往时经常出现一些带有粗鲁,冲撞行为的动作,容易引起误会,表现得较独断、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久而久之,他们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游戏,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在中班,兴趣相似的幼儿常常在一起玩,但是在交往中,班里大多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