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内4科:李莎一、概述•鼻咽通气管是临床一次性医疗器材,质地是硅胶制成,具有柔软,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刺激性较小,又有附壁痰栓形成少等特点,便于护理;同时因其留置过程中不刺激咽喉三角,无恶心反射,具有病人耐受性好的优点,为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所以使用较广泛。•使用目的:经前鼻孔插入至舌根部,解除鼻咽部呼吸道阻塞,增加咽腔通畅,减少空气流阻力。改善病人氧合,利于上呼吸道吸引。。鼻咽通气管使用适应症:•舌跟后坠造成的不完全呼吸道梗阻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危重病人治疗的关键,舌跟后坠是意识障碍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呼吸困难通过鼻咽通气管进行氧气吸入者: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发病主要是由于上气道解剖上的狭窄和呼吸控制功能失调而造成。咽气道缺少骨性结构的支持,是一种肌肉组成的软性管道,具有可塌陷性。引起咽气道关闭的主要力量是咽气道内的负压,它由膈肌及其他呼吸肌在吸气时的收缩运动产生;以颏舌肌为主的咽扩张肌的活动是对抗咽腔内负压、维持上气道开放的主要力量。研究发现,OSA患者在睡眠时呼吸中枢驱动降低,咽扩张肌张力明显下降,难以克服吸气时所出现的咽腔负压状态,使咽气道软组织被动性塌陷。加上患者咽气道本身的解剖上的缺陷,使阻塞进一步加重,出现OSA。•咳痰无力,需经上呼吸道进行吸引者:如血管病球麻痹病人AECOPD气管插管脱机后•防止反复经鼻腔吸引易引起鼻腔黏膜破损。•牙关禁闭不能经口吸痰的:帕金森鼻咽通气管使用禁忌症•鼻息肉、鼻腔出血或有出血倾向、鼻外伤、鼻腔畸形、鼻腔炎症、明显的鼻中隔偏曲、凝血机制异常、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的病人禁用。安置方法•1、检查鼻腔,确定大小和形状,是否有明显的•鼻中隔偏移等禁忌症。•2、选择合适型号的鼻咽通气管,长度大约相当•于鼻外孔至下颌角的距离。•3、鼻腔黏膜表面喷洒血管收缩药和局部麻醉•药,如呋麻合剂或麻黄素稀释液、利多卡因等。•4、用石蜡油棉球润滑鼻咽通气管将鼻咽通•气管的弯曲面对着硬腭入鼻腔,顺随腭骨平面向下•推送至硬腭部,直至在鼻咽部后壁遇到阻力。通气•管逆时针旋转90。,使其斜面对向鼻咽后部黏膜,通•过咽后壁后,旋转回原位,并推送至合适深度。•取出方法•拔出前,先吸净鼻腔及口腔分泌物,于呼气期拔出,以免误吸。•当拔除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可暂停,待用润滑剂或水湿润后反复转动通气管,待其松动后、再行拔除注意事项1.鼻气道阻塞、鼻骨骨折、明显鼻中隔偏移、凝血机制异常、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的病人禁用。•2.通气管弧度应与硬腭和鼻咽部后壁相适宜,•3.斜面位于左侧,以利于进入气道和减少对黏膜的损•伤。•4.置管时切忌暴力,如果用中等力量不能将通气管置入,应换另一根较细的通气管,并且需用棉棒扩张鼻道,也可在另一鼻孔试插。护理1.病情观察鼻咽通气管留置期问,应注意评估•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的变化,定时听诊两肺呼吸音,必要时行痰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遵医嘱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一旦病情变化或不能有效维持气道通畅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治疗。护理•2.维持气道通畅•应做到恰当固定;每日更换一•个鼻孔插管,注意清洗消毒通气管,避免痰液粘附管•壁而导致通气管不畅;定时翻身、拍背及其它胸部物•理疗法,以促进痰栓松动,痰液排出;勤吸口咽部及•通气管内的分泌物,以防止阻塞和误吸,因为病人放•置鼻咽通气管也会使咳嗽功能受限,可在吸痰的同•时向通气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刺激咳嗽反射、声•门开放,更利于吸痰管进入气管内吸痰。具体吸痰•次数根据喉头痰鸣音、分泌物多少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而定。护理•3.防止并发症•选用大小合适的通气管型号;•定时湿化插管鼻腔;•加强口腔护;•严格按气管内吸痰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注意观察是否有鼻窦炎的迹象。鼻咽通气管与气管内插管、口咽通气管比较(优点)•刺激小,便于置入,不需要特殊器械即可实施;•可以减少病人口腔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明显改善舌后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