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点VIP免费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点_第1页
1/14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点_第2页
2/14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点_第3页
3/14
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要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性病变•病因:各种病毒感染均可引起,其中以肠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临床上绝大多数由柯萨奇病毒A、B,ECHO病毒,脊灰病毒,流感病毒和HIV引起•病机:–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心肌内小血管引起炎症–感染导致的免疫机制的损伤–病毒毒素对心肌的损害临床表现特点•个体差异大: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染史•心脏受累的症状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全身乏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阿-斯综合征,心衰、心源性休克的表现•主要体征:–心脏体征: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称、各种心律失常、第一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脏扩大,–心衰的体征:左右心衰的体征辅助检查•心肌酶学检查:CK、AST、LDH升高•ESR增快•X线检查:可有心脏增大或正常•ECG:ST-T改变、QRS低电压(三个标准导联各QRS波群电压算术和<0.5mv)、病理性Q波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诊治要点•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常需采用排除诊断法•治疗:–急性期应安静卧床及补充营养–治疗主要针对心衰:可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洋地黄类因易中毒需慎用–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护理措施•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受损、心律失常有关•措施:–休息: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有利于心功能恢复、防止病情恶化和转为慢性。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卧床休息2~3个月–活动:症状消失、各种实验室检查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以不引起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度–饮食: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心理护理:应注意既要活动,有不能急于求成感染性心内膜炎•概念:是指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心内膜炎•病原微生物可为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常见致病菌为细菌•根据病程进展情况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以亚急性多见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病机•病因:致病菌以草绿色链球菌最为常见•病机:–常发生在有风心病和先心病的基础之上,这些病人心内膜易发生损伤,并形成微小血栓–当病原菌侵入血液,易于粘附在其上,并迅速生长、繁殖,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形成细菌性血栓(赘生物)–赘生物脱落,引起全身组织器官栓塞临床表现•全身感染的表现:发热、进行性贫血、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心脏表现:其突出的特点为原有心脏杂音性质的改变或出现新的杂音•栓塞: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常见有脑、心、肾、脾和四肢,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栓塞常发生于病程的晚期,但有1/3者为首发症状•周围体征:可能为微血管炎或微血栓形成有关,表现为瘀点、Osler和Janeways结节、杵状指、指(趾)甲下出血辅助检查•血培养:为确定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的方法,为提高培养阳性率,应正确采集血标本–未使用抗生素者,于24小时内间隔1h采血1次,共3次–已使用抗生素者,停药2~7天后采集标本–采血时间在寒战或体温升高时最佳,每次采血10ml•血象:WBC总数可轻度增高,可有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治疗•抗生素治疗是其最重要的措施•原则:早期应用、剂量充足、疗程足够–早期应用:血培养后尽早使用–剂量充足:首选青霉素,剂量为1800~3000万U–疗程足够:一般用药4周及以上常用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潜在并发症:栓塞;心衰•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下降、长期发热有关护理措施•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观察体温及皮肤黏膜:测量体温4~6h一次,准确绘制体温曲线;评估周围体征的出现和消退情况–正确采集血液标本–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降温措施: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给予物理降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