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理论基础及思想细节 第一节 理论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启亮先生曾撰写题为《以自主学习为根本的教学改革》一文,高度评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他说:“洋思中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之路,是从执着的信念和实践的经验中走出来的,称得上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有自力更生特色的原创性的道路。他们以活生生的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深刻地诠释着现代教育理念,却找不出些许模仿或因袭的痕迹;他们的成功包括成功自创的课堂教学模式,尽管没有经过多少形式包装,也堪与国内外诸多优秀范例相媲美,同时却又与它们绝不雷同;他们起步的时候条件相当艰苦,但却终以其卓越的教育精神、教师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出了奇迹,这是自信、自然、自主、自生的奇迹” “洋思中学的经验是创生的,它启迪人们思考与探究,更启迪人们以这样的精神去研究自己的实践,开辟自己而不是洋思的创新之路。我看重的,正是这种精神。”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看起来简单,便于操作,实际上使用效果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既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又符合科学,富有实效。它有先进的、坚 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现仅从两个主要方面说明如下: 一、教学论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以现代教学论为理论基础,它体现了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等原则。 (一)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多少年来都是先“教”后“学”,即老师讲了之后,再让学生去练,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却明确规定要先“学”(看书并检测看书的效果),然后才“教”(解决“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为主,“学”为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却把“学”放在开头,即以“学”为首,以“学’’为主,也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教”为次,合作学习为次。再从时间的分配上讲,课上 30 多分钟的时间是自主学习(包括先学、看书练习、检测及当堂完成作业);教的时间不足 15 分钟,其中还包括“兵教兵”,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这样教师教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