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间图形 打造诗意课堂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 灵宝市第二小学 许 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分析小学数学教材。摒弃“新教材”,倡导“用教材”,在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正确全面的解读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空间图形 打造诗意课堂》,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的“三角形的认识”。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认识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60-61 页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等。学生通过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例题 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 感 知 三角形的属 性。抽 象 出概 念 。例题 2:着重于 三角形的重要特 性是“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 泛 应 用。它 可 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 为全面和 深 入 的认识。同时 有利 于 培 养 学生的实践 精 神 和 实践 能力 。 二、说学情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学生的情 况 : 1、知 识方面:三角形对学生来说并 不 陌 生,这一内容在前 面教材以及 日 常 生活已初 步 渗 透 。如 :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图形的认识》,四年级上册《角的度 量 》中学生对三角形已经 有所 了解,但 并 没有真 正理 解三角形的概 念 、各部分名称及 其 重要的特 性。 2、能力 方面:从学生的思 维 特 点 看 ,虽 然 四年级学生仍 以形象 思 维为主,但空间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分析及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如何画出三角形的高及三角形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疑问——实验——解释——应用” 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