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官制史》讲义VIP免费

《中国古代官制史》讲义_第1页
1/14
《中国古代官制史》讲义_第2页
2/14
《中国古代官制史》讲义_第3页
3/14
1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史》讲议 第一讲 绪论 一、 古代“官”的含义:古文字学家对官的解释各不相同,较有代表性的是: (1)《广雅释诂》:“官,君也。” (2)《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唐)孔颖达在《礼记 王制》注疏中说:“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 (3)《管子• 权修》:“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论语• 子张》:“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4)官者,管领之意。《礼记·王制》孔《疏》:“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近人聂崇歧:“官,是管理事务的人。”(《宋史丛考》上册《中国历代官制简述》) 究竟什么是官?甲骨文和金文中“官”的写法来看: 对此,近人有不同的说法:(1)认为甲骨文中“官”字的上半部分是象形的房子,下半部分类似于挂在屋子里的弓,因此,“官”即表示权威所在,引伸为“官府”(张庆绵、申笑梅《汉字述林》页 113,辽宁大学出版社)(2)认为“官”的下半部分形似祭肉。因为在夏商时代,官有史系之官与师系之官两大系统,史系之官的主要职责就是保管祭肉。(日本贝(王冢)茂树编《古代殷帝国》第四章第五节《政治社会》) 事实上,在远古时代,国家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礼器》:“我战则荒,祭则受福。”因此说,上面第四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所谓“官”,是指社会的统治阶层、管理阶层,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 二、 官制史的内容: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将官制研究内容定为三个方面:一是官职、官品、官俸, 二是官吏的责权划分,三是官吏的选拔和任用、迁转程序。 本课程要讲述的内容:(1)国家机构及其官吏的设置;(2)官吏的管理制度(选官、任官、培训、学校、考核、酬劳、车服、致仕等)。 三、 研究古代官制史的意义: 1、 从史学研究角度讲,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了解历代 王朝的兴衰,历史人物的成长与沉浮。 2、从古籍整理研究方面讲,掌握历朝官制及其演变情况是古籍整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一是提高阅读、整理古籍的能力。如:司马光上《资治通鉴》时的官职:“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二是点校古籍时会运用到大量的官制知识,否则很容易出错。如:《东坡志林》卷一《记梦》(华师大古籍所点校):“宣德郎广陵郡王完大小学教授眉山任伯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官制史》讲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