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史》的几点看法 冯 友 兰 先 生 的 《 中 国 哲 学 史 》 按 照 子 学 时 代 、 经 学 时 代分 为 上 下 两 卷 , 各16 章 。 子 学 时 代 讲 先 秦 诸 子 , 主 要 阐 释儒 家 、 道 家 、 墨 家 以 及 易 经 哲 学 。 经 学 时 代 则 阐 释 汉 武 帝 时期 “罢黜百家 , 独尊儒 术”政策后之后从儒 家 思想中 延伸出来的 经 学 , 从董仲舒开始, 到康有为 、 谭嗣同、 廖平为 止。 一、 哲学的定义: “哲 学 ”一词, 源出希腊语 Philosophia, 意即“热爱智慧”, 是关于世界观的 学 说, 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 概括和总结。 哲 学 一词在西方有久远的 历史 , 在古希腊时 期 的 苏格拉底、 柏拉图与亚里斯 多 德 奠 定 了 哲 学 的 讨 论 范 畴 , 他 们提 出了 有关形 而 上 学 , 知识论 与伦 理 学 的 问 题 , 至 今 依 然是哲 学 研 究 内 容 。 某 些 现 代 哲 学 家 认 为 , 直 到今 日 的 哲 学 理 论依 旧 只 是在为 他 们 三 人 做 注 脚 而 已 , 仍 离 不 开他 们 所 提 出的问 题 。 换 言 之即使 数 千 年 后, 我 们 依 旧 在试 着 回 答 他 们 所 提出的 问 题 , 这 也 代 表 着 我 们 依 然为 这 些 问 题 或 是这 些 问 题 所延伸的 更 多 问 题 而 感 到困 惑 。 对 “哲 学 ”一词的 定 义 , 冯 友 兰 先 生 在《 中 国 哲 学 史 》绪 论 中 讲 到, 希腊哲 学 家 多 分 哲 学 为 三 大 部 分 : 宇 宙 论 ——目的 在于探索对 于世界的 道 理 ;人生论 ——目的 在于探索对于人 生 的 道 理 ;知识论 ——目的 在于探索对 于知识的 道 理 。这 三 种分 法, 自柏拉图以 后, 至 中 世纪末一直 普遍流行, 可见 西 方 哲 学 史 历 史 悠 久 , 影 响 广 泛 。 二、 中西哲学差异: 从 横 向 来 看 , 与 古 希 腊 这 三 位 西 方 哲 学 奠 基 人 对 应 出 现的 文 明 , 便 是 在 东 方 华 夏 文 明 历 史 中 的 先 秦 诸 子 的 百 家 争鸣 ,尤 为 重 要 的 就 是 儒 家 思 想 的 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