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生命体征内科护长严艳萍一、护理目标安全、准确地测量患者体温,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二、评估1、患者全身情况:年龄、目前病情、神志和意识状态。局部情况:30分钟内有无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如有应间隔30分钟后再测。对新生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不宜测口温。心理状态:有无紧张、害怕、焦虑等情绪变化。健康知识:患者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与否的认识。二、评估2、环境:环境清洁、安静。3、用物:(1)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2)检查血压器,注意玻璃管有无破损,水银有无漏出,加压气球、橡胶管有无老化、漏气,听诊器是否完好。(3)其他用物是否齐全。三、计划1、目标/评价标准(1)在规定时间内(口温及肛温10分钟,腋温12分钟)完成操作,患者满意。(2)结果准确,能反映患者真实情况。(3)患者明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意义,主动配合。三、计划2、准备(1)护士:衣、帽、鞋、口罩,根据病情选择体位与测量方法。(2)患者:理解目的,愿意合作。(3)用物:测量盘内盛:体温计、卫生纸、记录本、笔、有秒钟的表,听诊器、血压计、石蜡油。(4)环境准备:向患者做好宣传教育,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四、实施(一)、带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作解释,根据病情任选一测量法。(二)测体温1、口温: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嘱患者紧闭口唇3分钟,取出擦干,看明度数,记录。2、腋温:解开衣钮,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紧夹体温计7-10分钟,取出擦干,看明度数,记录。3、肛温:使患者屈膝侧卧或仰卧,露出臀部,润滑肛表,将水银头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卫生纸擦净肛表及肛周,看明度数,记录。四、实施(三)测脉搏:使患者手臂放舒适位置,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的表面,一般患者数半分钟乘2,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脉搏细弱触不清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四)测呼吸:测脉后仍将手按在诊脉部似数脉搏状,观察患者胸腹部的起伏,一般成人及儿童数半分钟乘2,呼吸不规则及婴儿默数1分钟,气息微弱不易观察者用棉花少许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记录脉搏、呼吸次数。四、实施(五)测血压: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露出一臂至肩部,袖口不可太紧,伸直肘部、手掌向上,血压计“0”点应与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放平血压计、驱静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其下缘距肘部2-3㎝,松紧适宜,打开水银槽开关,在肘窝部扪及肱动脉的搏动,戴听诊器,将听诊器头贴肱动脉处,关闭气门,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7-4Kpa,慢慢放开气门使汞柱缓慢下降,听诊同时注意汞柱所指刻度,整理血压计及床单位,记录为:收缩压/舒张压。五、注意事项(一)测量体温注意事项(1)测量前清点体温计数量,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是否都在35℃以下。(2)测量前20-30分钟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进冷热饮料、做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3)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腔疾病、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禁用口腔测量法。(4)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5)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应在病床旁监测,必要时作对照复测。(6)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而吞下水银时,可立即口服大量蛋白水或牛奶,使蛋白质和汞结合,以延缓汞的吸收,最后排出体外。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给服大量韭菜等粗纤维食物,使水银被包裹而减少吸收,粗纤维食物还能增加肠蠕动,加速汞的排出。(7)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这样会引起爆破。五、注意事项(二)、测量脉搏的注意事项1、患者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分钟后再测。2、手术后,病情危重或接受特殊治疗者需15-30分钟测量一次。3、偏瘫患者应测健肢。4、不可用拇指诊脉。5、异常脉搏、危重患者应测1分钟。6、脉搏弱难测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7、脉搏出现短拙时,应由2人同时测量,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五、注意事项(三)测量呼吸注意事项1、由于呼吸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