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新人教版)上册 理化苗族彝族乡初级中学 王兴平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与原子》。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分子与原子》新人教版教材第三单元第2个课题。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初次了解。本课首先通过认识物质的可分性——了解到分子、原子的客观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课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并且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学习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学生的进入学习状态并不难,但涉及的一些微观概念比较抽象,有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2.本课题放在《水的组成》这个单元中的作用 第三单元是讲水的组成,水也是本节课的主角,以水的蒸发导入,品红在水中扩散证明分子的存在,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介绍分子的小,水的蒸发说明分子的运动,水与酒精的混合说明分子间的间隔。也让学生明白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时也分散、降低了第四单元的难度。 3 .本课题的主线 首先从学生熟悉日常现象(水的蒸发)极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氨的扩散探究活动得出分子不断运动等三大特点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 2 体的解释。再通过图片,讨论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情况归纳出份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顺便介绍了一下原子和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自然、图片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