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与设计 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是生物类、医学类、农学、环境、食品类等学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是对专业核心能力系统训练的重要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生物活性、酶促反应、生物转化等生物技术的基本思维观念,从而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糖、蛋白质、核酸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和有关生物化学性质的分析技术,酶活性测定、动力学分析”等生化技术原理及操作手段,从而熟悉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产物积累过程及其调控,为后续课程打下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并通过严格的实验要求和管理,使得学生能够胜任生物技术类企业专业岗位需求,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渗透到社会实践及业务创新能力中去,培养务实创新的专门技术人才。 (三)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 (1 )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掌握三大物质的生命活动规律及蛋白质的转录、复制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并能正确应用生物化学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 )社会能力目标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3 )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4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3 )方法能力目标 1 )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2 )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3 )具有查找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 4 )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2 .知识目标 1 )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的基本理论、生物学功能及与临床应用的相关联系。掌握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代谢等内容的临床相关知识。 2 )熟悉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代谢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途径及生理意义。 3 )了解物质的结构及代谢调节的过程。 3.素质目标 1 )理论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2 )实验课培养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行为规范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表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学项目 课程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进度 绪论 1 1 第1周 项目一 蛋白质和核酸化学 14 8 6 第1-3周 项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