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冲破人性的牢笼 ——《史记·李斯传》人物形象分析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其恢弘的手笔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包罗之广令人惊叹,其用笔之妙令人折服。正如韩兆琦先生所说“《史记》首先令我们感到惊奇而为之赞叹的是它的包罗之广泛,体大而精深: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而且写了近代、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还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而且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而且写了广大下层各色人等。”①这里边不仅写了项羽、李广那样令人折服、为之叹惋的英雄,也写了李斯、主父偃一类令人厌恶的形象。《太史公自序》说:“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传。”所谓“扶义倜傥”是指讲义气,有节操,气度恢弘,不受缚于传统礼教,不斤斤计较繁文缛节的人。所谓“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这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只要是能抓住时机“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司马迁就会极尽自己的笔墨去刻画,李斯就是其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一个。 李斯可以算作是一个悲剧人物,虽然给人感觉他是咎由自取。但是读《李斯传》,心里却总是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一种人无法摆脱世俗、摆脱人性弱点束缚的凄凉。李斯的性格是极矛盾,极尽体现人性弱点与良知。执着于富贵,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永远无法冲破的牢笼,一生被其束缚,一生不得解脱。 李斯的个性鲜明,热衷富贵、懦弱、善于察言观色是他的性格特征。李斯一生成也于兹,败也于兹。富贵二字可谓贯穿了李斯的一生。 李斯对富贵的热衷是历来研究者的共识。这也是他的根本性格,李斯性格中的懦弱、善察言观色皆由此引申而来。有个成语叫“无欲则刚”,确实有理。李斯因为太渴求富贵,自然万事瞻前顾后,刚硬不起来。钟惺《史怀》:“李斯古今第一热中富贵人也,其学问功业佐秦兼天下者,皆其取富贵之资;而其种种罪过,能使秦亡天下者,即其守富之道。究竟斯之富贵仅足以致族灭,盖其起念结想,尽于仓鼠一叹。”此言得之,对富贵的追求是李斯不竭的动力。 但是并不能就此说这种追求富贵的心理有什么不好。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本性。除了圣人,扪心自问,有谁能说自己没有一点功利之心呢。当然我不是持“性恶论”的观点,人的这种趋利避害的心里在先秦以前的文章里就有论述,郭店简《性自命出》篇说到:“喜怒哀悲之气,性也。”《礼记·乐礼》也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把人的这种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