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艺术处理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信息技术 3、课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百度搜索相关图片资料。 (2)预习教材有关内容及操作。 二、教学课题 顺德区教研室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内容:《图像的艺术处理》。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顺德区教研室编写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内容《图像的艺术处理》。本节课是在图像局部处理的基础上,主要让学生掌握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并能够对图像进行全局的艺术处理,包括色彩的调整和常见滤镜的使用。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节课图像处理和图像局部处理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大概了解到了Photoshop 的基本操作原理,熟悉了软件的基本界面,并掌握了部分工具的使用。本节课在了解、掌握图像的局部处理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利用仿制图章工具进行图像的复制操作,并进行图像的全局处理。学生对图像的处理是相当感兴趣也是充满好奇的,因此本节课让学生自己查找图片进行操作,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任务驱 动法 ,加 以 教师 的启 发,让学生能够逐 步 掌握艺术处理图像的操作。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学会调整图像色彩; B、学会使用仿制图章工具; C、了解常见滤镜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结合教材,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图像艺术处理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 B、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不断提升,并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C、培养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找素材的能力。 D、通过知识点与有关主题的结合,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情怀。 4、教学重点: (1)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2)图像的全局处理(颜色调整、滤镜使用)。 5、教学难点: 仿制图章工具与历史记录画笔工具的结合使用。 6、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学资料、互联网网络、素材。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2、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查找学习,交流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在百度图片库搜索“向日葵”的图片,找一张感兴趣的向日葵图片,同时利用 Photoshop 软件当中的套索工具将所保存的图像进行挎贝粘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