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师 课 堂 教 学 技 能 指 导 》 学 习 心 得 通 过 学 习 《 教 师 课 堂 教 学 技 能 指 导 》 一 书 后 , 使 我 深 刻 认 识 到 课 堂 教 学 中 , 教 师 的 提问 十 分 重 要 , 它 是 师 生 互 动 、 交 流 、 探 究 的 切 入 点 , 如 何 把 握 实 施 好 提 问 的 技 巧 , 提 高 教学 有 效 性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 下 面 就 提 问 谈 一 点 自 己 的 感 受 。 课 堂 教 学 提 问 要 结 合 教 材 内 容 的 难 易 程 度 , 根 据 提 问 对 象 的 认 知 水 平 和 差 异 来 设 计 问 题 ,而 有 效 的 提 问 是 能 够 启 发 学 生 思 维 , 激 发 学 习 了 解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过 程 。 在 提 问 时 一 定要 把 握 好 提 问 的 对 象 , 虽 然 问 题 是 指 向 全 班 学 生 , 但 要 获 得 学 生 学 习 情 况 的 准 确 信 息 , 还是 要 让 学 生 个 体 来 回 答 , 叫 谁来 回 答 ?教 师 的 反应不一 , 效 果也不同, 问 题 是 成为课 堂 教学 的 纽带, 不同水 平 的 教 师 有 不同的 表现。 一 、 来 时 没问 题 , 走时 也没问 题 这是 我 们课 堂 上最常见的 现象 , 面 无表情 的 学 习 , 在 教 师 的 指 挥下 , 打开课 本, 翻到 指 定的 页码, 在 书 上勾划重 点 , 写上注解 , 朗读、 背诵、 练习 、 回 答 提 问 , 操作实 验, 教 学 内容 顺利完成, 看似有 条不紊, 顺风顺水 , 然 而 对 于学 生 来 说, 这样的 学 习 一 切 都是 被动 的 ,没有 激 情 , 要 学 什么, 怎么学 , 学 到 何 种程 度 , 一 概不知 , 学 生 成了 容 器, 等待教 师 用知识 去充填。 这样的 教 学 有 利于学 生 理解 和 掌握 知 识 的 本质吗?是 否还 有 其他更好 的 教 法? 二、 带着问 题 来 , 解 决 问 题 走 在 一 些教 师 的 课 堂 上, 已能 看到 这样的 现象 , 教 学 不在 是 以学 生 对 教 学 内 容 一 无所知 为起点 , 按照老师 的 预先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