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一、选择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B )个学段。 A、两个 B、三个 C、 四个 D、五个 2、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C )和因材施教。 A、探究式 B、自主式 C、启发式 3、在各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4、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数学思考 B 、过程与方法 C、 解决问题 6、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 D )。 A、式与方程 B、数与式 C、图形与位置 D、探索规律 7、《标准》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 A )。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学习活动 8、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A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A、估算意识 B、计算意识 C、笔算意识 D、口算意识 9、数学教材的编写应以( C )为依据 A、学生 B、教师 C、《标准》 D、师生 10、《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 B、)。 A、过程性目标 B、结果性目标 2 11、推理一般包括(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A、 B、 C )的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13、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A、 B、 C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14、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 A、 B、 C )。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15、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A、 B、 C、 D )。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二、填空 16、数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