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课程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贯彻高职高专教育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定不移地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工学结合,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产品零件加工为载体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进行等级制考核。以国家高职精品课程为目标,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具体的教学情景设计如下: 1 .学习情境 1 2 .1 平面槽零件加工 ⑴ 学习情境目标、内容、学时、教学方法建议、考核参考标准 学习目标 学时 2 0 学时 学生通过平面槽零件加工的学习,了解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知识;掌握平面槽零件的结构特点;掌握平面槽零件程序的编制;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规范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内容: 1 . 平面槽零件的工艺分析 (1 )零件的材料、结构特点、批量;(2 )工艺装备的选择;(3 )工艺路线确定。 2 . 程序的编制 (1 )常见指令的应用。 3 . 零件加工 (1 )工件的正确装夹;(2 )程序的正确输入;(3 )试切。 4 .零件检测 教学方法建议: 1 .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的比较法、案例法、示范教学法。 2 .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零件的工艺分析、程序编制、零件加工。 3 .任务:完成平面槽零件的加工 4 .工作步骤 ⑴资讯信息(9 0 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实训车间,观察实训车间的设备及运行情况,重点观察刀具的运动轨迹。教师提出以下引导性问题:①数控铣床自动运行的原理?②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⑵计划和决策(9 0 分) 学生借助于数控铣(加工中心)加工技术讲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工艺方案。 ⑶实施(4 5 0 分) 生 学生参照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独立完成工艺方案的设计、加工程序编写,教师在此过程发现学生存在严重错误时,提供必要的指导,而后学生上机操作,完成零件加工。 ⑷检查(9 0 分) 学生依据拟定的评价标准,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教师观察每个阶段学生实施计划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⑸评价总结(1 8 0 分) 学生对加工的零件进行检查,根据拟订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对加工的零件进行评价,并将结果通知学生。当教师的检查结果与学生的自我检查结果不相吻合时,需要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