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的“媒介式帮扶”模式讨论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的“媒介式帮扶”模式讨论 【摘 要】当前中国公益事业存在较大的帮扶缺口,松散的社会组织力量难以有效挖掘、整合、发挥公益资源的力量,中国公益事业改革迫在眉睫。而建立更全面、更能整合各方资源的公益志愿服务模式成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的“媒介式帮扶”模式通过教育帮扶、调研反馈、社会对接和高校支撑四种方式,以大学生为媒介,充分整合公益组织、社会资源、高等院校和大学生四方力量,为实现法律规范、长期、有效、可进展的公益帮扶提供一条新出路。 【关键词】媒介式帮扶;公益服务;长效化;力量整合 一、服务队伍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梦飞行”公益志愿服务队,由华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的主要学生干部组成,于 20XX 年 4 月开始筹建,并于 6 月赴粤北龙川田心镇开展首次志愿服务活动。此后,“梦飞行”连续 8 年深化广东省贫困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通过连续 8 年的公益实践活动,“梦飞行”团队逐渐探究出以社会与高校支持为基础,以受助地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为纽带开展公益志愿服务,建立“媒介式帮扶”的新路子,实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普通的学生社会实践向公益志愿帮扶活动的新转变。 二、项目模式概述 (一)模式需求 1. 贫困人数与社会公益组织帮扶能力存在巨大偏差。据官方统计,截至20XX 年,全国共有国家级贫困县 592 个,包含中部省份 217 县,西部省份 375县,贫困人口尚有 1.28 亿。中国现有社会团体 25.3 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0.2 万个,基金会 2510 个。管理缺失与公益资源(包括资金、公益人才、社会配套措施等)匮乏导致公益组织或个人遭遇挖掘待助群体难、发动系统可持续的帮扶路径难、聚集社会资源难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公益组织帮扶力的发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目前公益组织多采纳“由点到面”的帮扶模式,即通过帮助个人脱贫从而“积少成多”以实现集体脱贫。这种局限于个人或小群体的,缺乏整体规划的扶贫模式只可能是治标不治本,且由于零散性过高,不足以实现系统、可持续、可进展的整体帮扶。 2. 贫困区域与社会公益组织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亟待受助的贫困县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及西部地区,而具备帮扶能力的社会公益组织却大多处于我国东、南部。贫困地区缺乏通畅快捷的窗口与渠道获得社会关注,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