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天地间的表演天地间的表演 本期专题,我们采访了几位从事户外极限运动拍摄的摄影师,山地车速降 、攀岩、抱石、攀冰、自由潜水……他们专注于拍摄某一项运动,或在几种运动之间自由切换。与赛场报道类摄影师不同,他们首先是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其后才是摄影师,他们也并不供职于媒体,而是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与媒体、户外品牌甚至科研机构合作。 户外极限类运动和传统竞技类体育最显著的不同,首先是走出竞技场,进入自然环境。与普及性更高的马拉松、自行车也有区别,越是危险地方,越是有魅力的所在,雪山冰川、悬崖深谷、水下洞窟……正如我们看到外国人在从事峭壁之间走钢丝这类活动时的最常发表的评论:玩儿命。户外极限运动不存在竞技对手,“挑战自我的极限”更重要,具体包含的因素有体能、经验、推断力、勇气,以及面对自然环境时,如何制造性地调动以上因素,至于绝美的风景,“只有我在的此刻”,是对那个“自我”的最好奖励吧。 在基本的肉身条件之外,人的形体和仪态是文化塑造的产物,摄影作为普及的视觉手段,帮助我们完成自我塑造与认同。在这些照片中,自然是舞台,玩家是主角,表现运动中自我体验,给人强烈代入感,是这些照片的最佳效果。即使凝固了戏剧性的运动时刻,这些照片也仍然不是叙事性的,不是报道类照片,而是表现性的,如同最佳剧照,映现演员最“走心”的精彩表演(其中稍有例外的是俄罗斯摄影师维克多·利亚古斯基,他的洞穴潜水照片更着重客观展现环境,这大概和他与科研机构合作有关)。——编者 了解车手才能拍出好作品 我从一台胶片相机开始爱上摄影,风光、人像、人文,什么有趣就拍什么。20XX 年和朋友一起骑行了川藏线,开始涉足户外自行车运动。20XX 年和玩山地速降的朋友去贡嘎山,我负责拍摄,于是也开始玩这个运动,由于年龄的原因,我只是间或和朋友骑一些简单的线路。 像山地速降这一类的极限运动,其实在国内还有很多,和抱石、攀冰这些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都是相似的。这些运动参加人数相对较少,大众的认知度还不那么高。如今国内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速降运动专业竞赛团队,由品牌商赞助的全国性联赛在每年都有举办。实际上速降对于赛道和器材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国内目前进展最好的表面上看似是速降运动,实则是比速降运动危险刺激程度稍低的 AM(all mountain)全山地车型主导的穿越活动和林道越野,以及正在慢慢普及开的Enduro 耐力赛,这些运动在国外已经相当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