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简论

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简论_第1页
1/5
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简论_第2页
2/5
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简论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简论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简论 [摘 要]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虽然文学与电影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综合艺术,但在对人的精神境界进行升华的层面上却是殊途同归,而且二者的相互接触或者说融合也日益亲热起来。当前的奥斯卡金像奖获奖作品直接改编自文学作品或者体现出极强的文学意味的事实表明:文学与影视密不可分。文学作品对电影的影响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重要一部分,奥斯卡金像奖的文学性明显增强。本文从直接改编自文学作品和文学意味两个方面分析奥斯卡金像奖获奖作品的文学性。 [关键词] 奥斯卡金像奖;影视作品;文学性 一、文学与影视 作为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之一,文学又被称为语言艺术和时空交织的艺术,是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精神载体。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有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实则具有“无用之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性价值。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看起来像是在活动的形象。它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主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和精神方面的享受。由此可见,文学创作和电影艺术创作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因对时代生活的孜孜探求,对人的心灵历程进行深刻剖析的共同愿望,使得在艺术情感意味的表达、在对人的精神境界进行升华的层面上却是殊途同归。 二、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一)直接改编自文学作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作品的文学性表现之一 文学构成了影视最坚实的基础,是影视古老的艺术母亲;影视则为文学提供了一个可视、可听、可感的艺术平台。谈到文学与影视的关联,根据传统的观念,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先有了小说、剧本之类的文学雏形,才能进而进展为影视作品。[1]确实如此。纵观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历年颁发的奥斯卡电影奖,给人最深刻的感触就是文学对影视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影响在日益加深。根据 20XX 年美国在线杂志《赫芬顿邮报》统计,自 1930 年以来,有 25 部改编文学的电影作品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比如,《沉默的羔羊》改编自美国作家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获 1991 年最佳影片奖;《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自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小说《辛德勒的方舟》,获 1993 年最佳影片奖;《勇敢的心》改编自美国作家兰德尔·华莱士的同名小说,获 1995 年最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简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