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 一、现状分析 1 学校常规教育方面。 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指导训练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判多、引导践行少,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对学生支配行为能力差异和心理素养差异,缺少全面分析和疏导。 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只会说、不会做,实践能力较差,受挫能力差。 2 老师教育观念方面。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老师中或多或少存在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育;重视部分学生的进展,忽视对后进生关爱的现象。 这些现象与当前深化素养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3 家庭教育方面。 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使得部分家庭教育溺爱有加、关爱不足、重智轻德,导致孩子唯我独尊,脆弱娇气,缺乏为他人、为父母着想的意识和受挫能力、动手能力等。 4 社会环境方面。 当今社会,影视文化和网络等传媒快速进展,各种信息不断冲击着学生。 这些信息中,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低级趣味的。 久而久之,学生必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主要对策 1 明确要求,坚持引导激励教育。 培育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激励。 首先,在调查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各年级段养成教育目标要求,使养成教育首先做到有规可依。 其次,通过开展评比校园文明之星、读书之星、劳动之星等,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学生比进步比学习,增强上进心,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素养,展现学生个性特长。 2 精心设计,细化德育内容。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以及《守则》、《法律规范》和德育目标,从文明礼仪、学习纪律、安全卫生、劳动生活等一日行为法律规范训练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设计了具体的养成教育内容,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措施,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式的进行教育,从而使养成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3 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根据学生的身心进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比如开展讲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活动和特色活动,运用诚信讨论、道德实践‘五个一’活动、手拉手活动等方式方法,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或者创设道德践行和情感沟通的平台,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