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完善幼儿德育,健全家园合作完善幼儿德育,健全家园合作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幼儿德育是用来提高幼儿思想认识、培育他们品德的教学活动。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初步接受课堂德育教学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幼儿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逐渐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养成和完善起来。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如何健全家园合作,完善幼儿德育进行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幼儿德育;家园合作;家长助教;学会感恩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育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讨论表明,只有建立社会、家庭、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确保幼儿德育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才能确保幼儿身心协调、健康地进展。 一、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所不同,学校德育的内容只有随之变化才能与之适应。可见,德育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是德育讨论永恒的主题。目前,幼儿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为了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揭示幼儿德育工作的规律,找到切实提高幼儿德育工作实效的新途径,本人对本区 310 名幼儿老师和 500 名幼儿家长做了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德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德育方法理论化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幼儿思想认识、培育他们品德的方法。据调查,大多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普遍采纳说服教育。这种方法直接,简单易行。但实践告诉我们,这种办法效果不佳,教育的结果也不牢靠,环境稍作变化,幼儿的理性思考便无影无踪。试想,那种不能针对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幼儿实际而选择的德育内容,对幼儿来说是没有号召力和亲和力的,这样的德育对那些懵懂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那种忽视个体差异性的集体教育,那种忽视实践体验的理论传授,对道德品质提高、法制意识健全等方面起的作用也只是纸上谈兵。调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查结果告诉我们:幼儿道德教育离不开生命主体的体悟,单纯的理论传授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德育功利化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制造才能,使人格变得更加高尚。德育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它的传授与接收有它的特别性。环境的熏陶、师长的引导、榜样的力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些非强制性的教育更容易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随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