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摘要:俗话说:"三岁看小,五岁看老",孩子的成长不仅具备缩影性,还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对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意义重大的。家庭的协作和分享,以及幼儿园的良好配合可以有效引导幼儿在耳濡目染之间感受亲切温暖的家庭气氛,培育起良好的习惯基础和认知底线,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和人格进展奠定基础。本文正是立足于此,探讨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家园协作;幼儿;生活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XX)10-0372-01 新世纪的婴幼儿教育提倡智力的启蒙和良好习惯的培育,尽管这一点被众多家长所熟悉和共知,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毕竟放眼当下的婴幼儿教育,似乎更多的是孩子智力的开发,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育略显薄弱。哪怕众多家长发现了对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育,也极易忽略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协同配合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意义。为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通过环境强化培育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当下的幼儿园教育加强与幼儿家庭的联系,二者共同打造家园合作,共同致力于幼儿的学前教育,使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构成一个教育圈,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1.现阶段幼儿生活习惯培育的现状 1.1 家长重知识教育而轻习惯教育。根据近年来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幼儿园家长更重视的是孩子在学校学了多少知识,学会了几首歌、几首古诗等,而忽略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习惯的好坏。随着社会教育竞争压力不断加强,许多家长不同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给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而根本不问孩子的意愿,这种忽视儿童主动性的教育方式显然是畸形的。又或者,由于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存在着溺爱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幼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育。 1.2 老师在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从理论上而言,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必要的管理机制,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致力于培育幼儿的生活能力。但实际生活中的幼儿园教育往往缺乏连贯性,老师对于幼儿生活习惯的培育也只是断断续续的,没有一个成体系的教学模式。 1.3 幼儿园对家长的综合指导不足。传统的家园合作往往忽视了合作双方的平等性,大多以幼儿园为主导,家庭方面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