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长会调节气氛小游戏 美国家长会家长会调节气氛小游戏 美国家长会 当我牵着 10 岁的儿子登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往美国洛杉矶的班机时,心中就充满了疑惑:我不知道在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把他带到美国去,是不是一个失策?一位朋友的劝告还响在耳边:最少应该让孩子在中国接受完基础教育再到美国,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完整、最系统的。 儿子进了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在学校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 3 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儿子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老师弗丝女士看了我儿子带去的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6 年级以前,他的数学是不用再学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觉得沉甸甸的。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送给了我一个字正腔圆的答案:“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是:《中国的昨天和今日》,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他说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 20 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喧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讨论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的方式,那时,我 30 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儿子 6 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假如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认为今日避开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老师就是这样,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